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校所协同育人机制建设,2月28日上午,莫嘉凌副校长带领食品工程学院一行7人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展专题交流活动。双方围绕师资能力提升、科研合作攻关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并就共建合作平台达成多项共识。

座谈会上,莫嘉凌介绍了我校在食品加工技术、农产品深加工及营养健康领域的学科优势,提出了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与产业实践对接的需求。他表示,广西热作所在亚热带果蔬、粮油作物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丰硕。双方在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、科研资源共享方面具有广阔合作空间,希望通过联合开设实践课程、互派专家参与项目指导等方式,助力我校教师提升产业实践能力。
广西热作所副所长冯春梅对我校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,并详细介绍了研究所在木薯、澳洲坚果、火龙果等特色作物育种、加工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的突出成果。她表示,广西热作所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协同创新,期待通过“院所+学院”合作模式,一方面为高校教师提供一线科研实践基地,另一方面借助高校理论优势联合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,共同构建“基础研究—技术开发—产业应用”的创新链。
经充分协商沟通,双方在师资联合培养、科研协同创新、学生实训基地共建、成果转化对接等多方面达成合作意向:一是建立教师实践工作站,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参与广西热作所科研项目,同时邀请研究所专家担任产业导师,参与高校课程设计与教学;二是聚焦亚热带特色农产品保鲜、功能性食品开发等方向组建联合攻关团队,共享实验室设备与数据资源;三是设立“产学研一体化”实践基地,联合开展学生毕业设计、课题研究等实践教学;四是依托高校学科资源与广西热作所产业网络,推动科研成果在地方企业的产业化应用。
会后,我校一行人实地参观了广西热作所农产品加工中试车间、品质分析实验室及成果展示中心,并与科研团队就具体技术问题展开交流。

未来,我校与广西热作所将充分发挥“高校智库”与“科研高地”的互补优势,共同为广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,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乡村建设。
(一审一校:陈刚 二审二校:黄玉叶 三审三校:乐波灵)